2025年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工作招生宣传

发布时间:2025-05-08    点击:

夯育人根基 逐生命之光

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思政建设为抓手,养成教育为核心、通过厚植学院文化、建设教育新环境、实施榜样力量引领、课程教学渗透、主题活动强化等培养途径,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育人的“1+3+3”模式,“1”是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做好“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3”是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云南的三大定位,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辐射中心教育”;“3”是指打造结合生物专业特点的“第二课堂成绩单”三个模块:职业技能、学术素养和志愿服务。

坚持立德树人,实施精准思政。

学院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学院党委加强师生理论学习制度建设,完善学院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注重校本教育、院本教育和西南联大精神传承,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加强学校、学院文化建设,组织学生参观西南联大博物馆,召开主题班会学习、讲述西南联大故事,激发学生秉承联大精神,树立远大理想。通过班级团歌大赛,纪念“一二一”运动班级拔河比赛等,增强学生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趣味性,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学院党委获全国党建工作示范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团中央先进集体,云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云南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等称号。

坚持协同育人,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近三年,学生累计获省级以上竞赛奖励共126项,其中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国赛一等奖12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5项,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4项,获“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赛银奖13项、铜奖9项,获“高校生物师范生教学设计和教学技能比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0项,获全国“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云南赛区中一个项目获省级金奖,一个项目获省级铜奖;第十一届“挑战杯”云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一个项目获省级金奖,一个项目获省级银奖,2024年获云南省大学生模拟求职大赛金奖1项。

特色化开展社会实践,项目化开展志愿服务。

学院现有两个社团,爱心社和绿园社,两个社团分别负责“志愿服务”和“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等方面的思想引领工作。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融合,发挥学生专业特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针对生物学科的科学素养,定期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将学生日常学习的生命观念、环保知识、生活健康应用于实践中,得到了社会的好评。定期开展教师技能训练活动,主要包括:三笔字大赛、说课讲课、板书绘画技能等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书写、课堂设计、板书设计、黑板画绘画等方面的技能,为更好的上好每一节课打下基础。近三年开展社团活动200余场,参与人数近30000人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累计参与师生300余人次。学院“萤火”志愿服务队在团中央组织的2023年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中获得“优秀团队”称号。2023届黄愿如同学参加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志愿者服务。

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学院近三年培养毕业生一千余人,其中省级优秀毕业生10余人。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达到90%以上,近三年本科生考取研究生人数逐年递增,分别为60人,96人,100人,2023年考研率达32.54%。2011届毕业生和荣华获教育部“优秀乡村青年教师”荣誉称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2018届毕业生白继鹏在2020年云南省各族各界青年纪念五四运动座谈会作为唯一的青年学生代表发言,被省委书记称为“志愿服务的典范”,并受邀参与《云岭青春——青联榜样说》第七期录制。2021届吴楠同学作为云南师范大学唯一代表出席2020年全国学联大会,其热议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的发言被共青团中央刊登。2022届曹艳同学被评为“第十六届云南省大学生年度人物”。2023届韩涛同学参加学校研究生支教团事迹《梦的舞台,不惧偏远》刊登在光明日报。

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 电子邮件:snxwj@ynnu.edu.cn

地址:呈贡主校区-呈贡区雨花片区1号生命科学学院 邮政编码:650500

本网站已被访问: 次 在线人数: 0

手机版